灰背南美鵟(英文名:Grey-backed Hawk,学名:Pseudastur occidentalis),是鹰形目鹰科白南美鵟属的鸟类。仅分布于厄瓜多尔西部及秘鲁西北部一小部分地区。体长45至52厘米,翼展104至116厘米,雌鸟比雄鸟大10%左右,两性羽毛相似,背部呈暗灰色,头部有灰色条纹,尾部白色并带有一宽黑环。偏好湿润森林环境,常栖息于陡峭峡谷中的半落叶和常绿森林。
外形特征:成年灰背南美鵟拥有灰白相间的头部、颈背和肩部条纹,上体黑色带灰,中等长度的翅膀,尾部白色,末端有一宽黑色亚端带。虹膜深褐色,喙灰色,腿和脚淡黄色。幼鸟与成鸟类似,但上体呈褐色而非铅灰色,颈背有暗色而非白色条纹,胸部有灰色斑点,侧翼有模糊的条纹。
鸣叫特征:空中展示飞行时,一对灰背南美鵟会发出拉长的尖叫声“keeeaaarr-keeeaaarr...”,声音在中间部分上升,或发出高音调的“kéééoooowww”,前半部分音量大于后半部分。幼鸟发出的声音更柔和、更高且更嘶哑。
生活习性:灰背南美鵟是留鸟,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半落叶及常绿森林,包括干燥和半湿润地区,通常在100至1400米之间,最高可达2900米。其食物包括蜥蜴、蛇、螃蟹、小型啮齿动物、小型鸟类、蚯蚓、青蛙和大型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似乎全年都有,但活动高峰期集中在12月至翌年4月的雨季。已知的筑巢行为和巢穴信息有限,更多细节待观察。
区别辨识:与其他同类物种的区别在于尾部图案,与P. albicollis williaminae无已知重叠分布,Spizastur melanoleucos虽羽毛颜色相似但体型比例不同,有较长较窄的翅膀和细长且全条纹的尾巴,以及橙色的喙和更白的头部。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厄瓜多尔西部,从埃斯梅拉达斯省南部到洛哈省西部,以及秘鲁西北部的图姆贝斯地区。
其他:灰背南美鵟面临严重的栖息地破坏威胁,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其栖息地的森林覆盖率已减少超过90%,道路网络的扩展加速了人类的殖民和土地开发,增加了砍伐、牧场扩张、油棕种植和狩猎等活动的影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背南美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背南美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